為慶祝本校國家發展研究所50週年所慶,國發所舉辦系列講座,講座與國發所課程主題結合。Democracy and Democratisation in East and South Asia課程於4月17日邀請刻正於本所進行研究訪問的外交部臺灣學人,印度 Chanakya University國際關係研究助理教授 Charu Ratna Dubey 博士,以「印度民主旅程:從獨立迄今之發展(The Journey of Indian Democracy: from the independence to present day)」為題進行演講。
目前正於國際事務學院外交系進行研究訪問的臺灣學人、印度退役海軍上尉、現任National Maritime Foundation資深研究員的 Kamlesh Mukar Agnihotri,以及現任設置於本校的國科會「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執行長、曾於印度大學任教多年的劉奇峰老師也與會,並參與討論。 講座由本所與社會科學學院高教深耕計畫共同舉辦,授課老師魏玫娟主持。
Dubey 的演講以印度民主結構的特色開始,指出印度是有成文憲法、採聯邦制與兩院議會制、具多黨政治體系的民主國家。他特別提到印度雖採取聯邦制度,但相較其他同樣採聯邦制國家,印度自獨立以來國家跟中央政府擁有相對集中的權力跟強勢的地位,但是地方政府(邦)仍享有較單一制國家地方政府多的自主權力。
Dubey 接著以四個時期來說明印度的民主政治發展,包括:1952-1967年印度國大黨(INC)一黨獨大的年代、1967-1989年充滿挑戰與改變的年代、1989-2014年聯合政府與不穩定地年代。Dubey說,印度獨立之後近20年的時間,國大黨之所以一黨獨大主要是因為該黨強調多族群、多語言跟多宗教文化脈絡下印度的團結跟民主包容,主張代表各族群、種性階級、宗教的世俗主義包容性政黨組織(umbrella organisation)。此外,也受惠於國大黨是由印度獨立運動領袖、首任總理尼赫魯所領導。
1967-1989年期間是印度國大黨因為長期執政、內部問題遭逢諸多挑戰、勢力開始衰退,且讓印度民主政治出現許多改變的年代。Dubey時任印度總理的英吉拉甘地(印度國父甘地的女兒)為了因應黨內政治權力跟國內發展問題的挑戰,轉而採取民粹主義路徑跟個人式強勢政治領導風格,讓印度的聯邦制度結構更顯脆弱,也見反對力量跟區域性政黨的崛起跟發展。1975-1977是後獨立時期度印度史上唯一一次民主選舉中斷的時期,也是印度被視為穩定民主國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Dubey指出,1989-2014年期間,印度民主政治發展除了不穩定之外,因無單一政黨可獲得多數選票可單獨執政而出現聯合政府之外,在印度教教徒為主的地區出現印度教民族主義政黨印度人民黨(BJP),在南部跟邊陲的邦則出現眾多區域性政黨。此外,以印度人民黨為首組成的全國民主聯盟(NDA)跟印度國大黨領導的團結進步聯盟(UPA)為主的「聯盟政治」也於此時期成形。
印度人民黨在2014年大選取得勝利,莫迪也展開其首任任期,並於2019年再度勝選續任印度總理。Dubey詳盡說明印度主要全國性政黨印度人民黨跟印度國大黨之間,自1984年至2019年在選舉中的競爭跟勢力消長,特別提到印度所採取的跟英國一樣的「領先者當選(first-past-the-post)」、單一選區制度,所導致的得票率跟席次率落差的問題。他進一步以圖表指出,這個落差近幾年明顯地出現在國大黨上,以2019年為例,印度人民黨的總得票率為37.46%,印度國大黨為19.5%,但印度人民黨獲得303席,印度國大黨僅獲得52席。
演講最後Dubey說明印度的選舉進行方式、選務相關工作跟資料,包括登記投票選民共計約9.7億、設置一百萬個投票所、登記參與選舉的政黨共2660個等。他說,印度因為選務人員數量相對有限、國家幅員廣大、人口眾多,因此分七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於4月19日展開,包含102個選區、21個邦,預計於6月4日完成最後一個階段的投票並公布選舉結果。
演講結束後,與會師生就持右翼意識形態立場的印度人民黨獨大情況下左翼政治勢力跟政黨的發展,以及印度是否真的是世俗主義國家提問,特別是印度教民族主義政黨印度人民黨執政、莫迪擔任兩任總理之後,是否已經不再是尊重多元宗教信仰的國家。與會者也就今年印度大選選前因為政黨競爭出現的總總爭議跟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優勢,是否意味著印度出現民主倒退的現象。也有與會者對選舉可能結果及其對印度民主的意涵為何提問。
Dubey回應時表示,各方預測莫迪將可獲得連任。他接著說,就平等選舉權及政治參與來說,印度無庸置疑是一個民主國家,對於種種政治爭議,從進行競爭的各方的角度來看,不可避免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看法跟評斷。